糖尿病人容易陷入的心理误区
时间:2012-11-15 16:30:13
[导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漫长,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生活条件等诸多压力,加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就...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漫长,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生活条件等诸多压力,加之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就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对控制病情极为不利。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误区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病情不以为然
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还可能反常地“红光满面”,给别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还有的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故对疾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还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降血糖操之过急
有的患者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昏厥。
心情悲观沮丧
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进入老年的退休者。他们原本梦想着在辛苦一辈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乐地度过晚年。可现在却不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几乎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同时还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在被诊断出疾病后,都会悲观沮丧上好一阵子,而且难以自拔。
抗拒对立
如果对患者的上述种种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至跟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积极治疗。此外还有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弃地对医务人员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态度。
药物万能
有的患者认为控制糖尿病只要按时按量用药,就完成任务了,平时既不控制饮食也不加强运动,其实这样往往难以将血糖控制平稳。要知道,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过分依赖药物甚至迷信药物却又是要不得的。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要想真正走出这些心理误区,首先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要不断地学习有关医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医患之间密切合作,以求共同战胜疾病。
【今日热点新闻推荐】
女性私处的小秘密(组图)
女人身体的敏感地带
男人出轨应该被原谅的理由
快速提升性能力方法
使用安全套应注意的细节
哪些已婚女人会忍不住出轨?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