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姓氏 > 正文


钱穆之子谈父亲:文革生死两茫茫

时间:2012-11-14 19:01:38

[导读]本文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3月23日第14版,作者:钱行,原题:《走进父亲钱穆》《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九州出版社出版)...

\

本文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3月23日第14版,作者:钱行,原题:《走进父亲钱穆》

《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九州出版社出版)是钱穆先生次子钱行近二十年来阅读父亲著作、理解父亲思想、思考文化人生所写下的若干短篇汇集。书中追叙了钱穆生平略历与一些不为人知的家庭轶事,针对他认为读书界对钱穆生平、学术思想存在误解的一些文字和观点,作出了更正或商榷。

1990年8月30日,接到从台北传来的噩耗,得知家父钱穆去世

许在家中谢世,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我1984年与父亲在香港会面以后,总希望有朝一日能侍奉左右,聆听教诲,尽人子之责,但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再有了。

父亲一生为学不厌,诲人不倦,著有《先秦诸子系年》等书70余种。晚年他视力衰退后,把最后一部75万言的著作命名为《晚学盲言》,目虽盲而仍要学。他的治学精神是留给我们子女与国人最宝贵的财富。

不论环境如何艰难,学术上怎样忍受孤独,受到批判,或者得到荣誉和颂扬,父亲始终自然率直,从来不哗众取宠,无意世俗名利。他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对历史文化的挚爱之中了。

恂恂一介儒者教学备受推崇

我们家世代书香,祖居无锡七房桥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宅。但到父亲这一代,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父亲12岁丧父,中学毕业后,知道无望进大学深造,乃刻苦自学。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从教小学到中学、大学。据说他执教之时,一口无锡官话,讲课生动,两眼炯炯有神,居然把学生们都吸引住了。没有人会打瞌睡的。当时有“北胡(适)南钱(穆)”之说。胡适有开创学风之功,而钱穆以学识渊博备受推崇。

父亲一直以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为自己的职责,围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为中心进行教学和研究,16岁时,他读了梁启超的《中国前途之希望和国民责任》一文后,心灵上激起极大的震动。他不是走政治救国的道路,而是转入了历史研究,希望更深入地在中国历史上寻找中国不亡的根据。这个思想一直贯穿在他之后80年的历史研究中。如他在抗战最艰苦阶段出版的重庆版《国史大纲》的扉页上写道:“本书将奉献于前线抗战为国牺牲的百万将士。”可见,父亲不是为学术而学术的人。在那个年代,他就多次演讲,激励民族感情,振奋军民士气。1935年10月,父亲和顾颉刚先生、钱玄同先生等百余人,上书国民政府,要求早定抗日大计。1949年春,他应私立华侨大学之聘去广州后,又应张晓峰先生之邀至香港办学。那时香港环境复杂,人们关心的都是政治和军事,但父亲和唐君毅先生等却在1950年秋创办新亚书院,这是当时唯一的一所不谋利的学校,学生近百人,大多免费入学就读。

新亚书院是以儒家教育理想为宗旨的,校内挂孔子像。1954年起得到美国雅礼协会资助之后,父亲提出,雅礼协会可派人驻校联络,绝不能过问校政。新亚书院新校舍落成后,雅礼协会代表建议在孔子像边挂耶稣像。父亲说,新亚不是教会学校,断然拒绝。1963年,香港政府集新亚、崇基、联合三书院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父亲觉得办学和研读不能兼顾,决定引退,随后赴马来西亚作短期讲学,后因香港秩序混乱,迁居台湾,那已是1967年了。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