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姓氏 > 正文


宁峰:“高龄”的帕格尼尼金奖得主

时间:2012-11-14 19:01:04

[导读]宁峰有不少传奇故事:1999年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大师梅纽因听了他的小提琴演奏,非常欣赏,在去世前5天给他写了推荐信,这也是...

三联生活周刊:你好像一直参加各种比赛,并且获得了许多奖项,25岁还参加了帕格尼尼,这些比赛的作用何在?

宁峰:我初中二年级参加全国比赛,没得什么奖,1997年在日本参加比赛得了奖。当时他们让我去日本学习,有和小泽征尔同台演出的机会,可是我没去,去了伦敦,跟小胡老师(胡坤)继续学习,因为我缺乏演奏的实践经验,所以胡老师也很鼓励我去参加各种比赛。等于说是在小胡老师的训练下,我开始了精细加工自己的过程。

比赛肯定会碰到种种挫折,可是从学生变成演奏员,或者演奏家,需要经历各种临场的考验,我每次比赛都心里默念,这等于请专业老师来挑自己的错,没什么不好,要是你能历经各种小舞台上的考验,那以后任何大舞台都不会害怕。这也是我25岁还去参加帕格尼尼的原因。因为年纪的缘故,当时也真觉得不比这次,以后就不会再参加了。

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迪蕾的一位韩国学生,可是她最后表现得不够好,剩下的20岁不到的很多对手在音乐表现力上不如我,最后我拿到了金奖。我给小胡老师电话,告诉他我没给他丢脸,我是他第二个得帕格尼尼奖的学生。

三联生活周刊:评价一下你现在出版的唱片,我看到介绍,你在许多专业唱片公司录了唱片,在录制的时候,曲目是如何确定的?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是适合自己的趣味?

宁峰: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录音公司不会因为商业原因而干涉我的曲目选择。就目前来说,我选择录音的作品大都还是“体力活”,也就是小提琴的硬技术都不简单的作品。比如说以前的帕格尼尼专辑和无伴奏作品专辑。

现在选择这类作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让听众听到传统炫技类作品,如帕格尼尼,同样可以演奏得非常音乐化,富于歌唱性;二是这类作品对生理机能要求很高,不可能一辈子都拉,所以就趁自己年轻把它们先录下来。

上个月我刚刚又录完了一张20世纪的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包括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和亨德米特的无伴奏奏鸣曲,其中巴托克的无伴奏奏鸣曲是小提琴文献中最难的作品之一。今后几年中我还会继续把经典的无伴奏作品都录了,包括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伊萨伊的奏鸣曲,当然还有巴赫。

三联生活周刊:你自己提到,你最欣赏奥依斯特拉赫,你最欣赏他的什么?对音乐的理解?有人觉得,在音乐表现力上你一直在模仿他,或者他在别的地方让你心动?在技术上,很多人评价奥依斯特拉赫并非最好,你是如何看待他这点的?

宁峰:奥依斯特拉赫是我最喜爱的小提琴家,因为他的人生经历,音乐个性都是那种在平凡中的伟大。他的发音,音乐处理,不像海菲茨那样咄咄逼人,不像青少年梅纽因那样才华横溢,不像弗朗西斯卡蒂那样高贵华丽,也不像格吕米欧那样风度翩翩。但是奥依斯特拉赫厚重、宽广,用某种平凡表达出最伟大的音乐。这里面有对艺术的尊重,我就羡慕他,到那么大年纪还能拉琴。我在想,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到八九十岁的时候,拉出来的声音还能入耳。

从小提琴技术上讲,奥依斯特拉赫可能的确不属于最辉煌的技艺大师,但他的技术是绝对能驾驭所有经典小提琴曲目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有人说我的演奏像某某大师,我不会感到高兴,但是如果有人说像奥依斯特拉赫,我会很自豪,因为这种平凡(不论是音乐还是人生)就是我所追求的。我在俄罗斯跟斯皮瓦科夫和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演出过,他和乐队经理都跟我说过,我拉琴让他们联想到了当年奥依斯特拉赫,他们都是苏联时期跟奥依斯特拉赫亲身接触过的人(当然那时他们还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一种肯定。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