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承协作机制打造特色扶贫模式
时间:2019-03-30 15:32:23 来源:经济日报 评论
[导读]天津市津南区投入资金400万元,帮助隆化县打造手工花扶贫项目。图为该县茅荆坝乡扶贫车间。隋艳龙摄(中经视觉)天津挂职干部刘明杰(右二)在隆化县偏坡营乡硕盈食品有限公司西红柿育苗大棚了解种植情况。赵辉摄(中经视觉)2016年11月份,天津市与河北省签署“1+4”合作协议,天津市的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5个区与承德市的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兴隆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结成帮扶对子。
天津市津南区投入资金400万元,帮助隆化县打造手工花扶贫项目。图为该县茅荆坝乡扶贫车间。隋艳龙摄 (中经视觉)
天津挂职干部刘明杰(右二)在隆化县偏坡营乡硕盈食品有限公司西红柿育苗大棚了解种植情况。 赵 辉摄 (中经视觉)
2016年11月份,天津市与河北省签署“1+4”合作协议,天津市的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5个区与承德市的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兴隆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结成帮扶对子。近3年来,双方在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充分合作,创出了“活血造血养血”的特色扶贫模式。承德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75.17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6.6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8.41%下降到2.52%
“屋顶装上发电板,晒着太阳就能挣到钱。”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低保户王秀霞告诉记者。
在莫里莫村,像王秀霞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约有58户。2018年,他们通过参与村级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底就拿到了分红。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天津武清区对口帮扶承德围场县。他们充分利用国家光伏补助政策,采取“光伏+扶贫”模式,大力推进光伏电站建设,帮助围场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6个、村级光伏电站22个、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155个,让1.5万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2019年,围场将继续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33个,总装机规模为41.796兆瓦,可覆盖137个贫困村,惠及63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机制“活血” 打牢基础
自2016年起承担帮扶重任,天津、承德两地就签署了《对口帮扶承德市贫困县框架协议》《支援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框架协议》等多个协议,建立了两市扶贫协作、合作发展的扶贫机制。
也是从2016年开始,天津市级财政每年帮扶承德资金2亿元,并单独列支2亿元用于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天津市有具体帮扶任务的5个区每年帮扶对口县资金近1亿元。
3年来,为深入推进帮扶工作,津承双方构建了多层次的帮扶体系:分别成立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津承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贫困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急迫的问题,共同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天津市组建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内32个部门均与承德市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定期开展互访交流,推动帮扶协作;组建了天津市帮扶承德工作队和临时党支部,人员覆盖对口帮扶的5个县市,负责援承前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作事项的协调落实。
产业“造血” 拔掉穷根
“多亏了天津对口支援的60万元种子基金。我们利用这60万元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建成了330个大棚。每户贫困户用2.5万元帮扶款入股园区,每年可分红3000元。每年由园区为贫困户托管20万支菌棒,可带动碾子沟村24户贫困户脱贫。”承德永金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万平说。
为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承德和天津共同编制实施了《天津市扶贫协作及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规划(2016—2020年)》,策划扶贫协作项目126个,总投资352.76亿元。
在天津帮扶干部、承德市协同办副主任赵辉看来,产业帮扶是对口帮扶工作的着眼点,只有大力发展产业,才能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天津各对口帮扶区高度重视产业帮扶的带动作用,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作为优先工作目标,精心实施了一批特色产业扶持项目。
承德是典型的山区,天津市因地制宜,重点帮扶承德市发展经济林果、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仅2017年,就通过扶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帮助平泉持桲椤树社区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出列,带动周边农户500余人增收。
针对承德草场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天津大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承德经营百万只优质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并大力扶持隆化县贫困村肉牛产业项目,先后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用于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新建牛舍补助以及建设储粪场、沉淀池、购置饲料机械等,项目涉及17个乡镇53个村,带动8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产业园区在引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天津市一方面以六沟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启动实施各类专业园区建设,包括食用菌、种养基地等在内的10个园区基地扶贫项目正在深入推进。
截至目前,承德与天津签署的津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项目有22个,总投资31.2亿元,主要采取企业合作、扶智培训、产销对接、科技提升等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据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实施后,可辐射带动8000多户贫困户增收。
智力“养血” 人才跟进
“到了平泉,就得为平泉谋事、办事。”黄有勇是天津市西青区干部,目前挂职平泉市委常委、副市长。
对口帮扶,人才是关键。目前,有9名天津党政干部常驻承德,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对口帮扶工作中;承德市及各县15名干部到天津挂职。
派驻帮扶干部只是第一步,更多的帮扶举措陆续出台。天津选派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专业技术人才130人次到承德进行合作交流,实现了对5个重点帮扶县的全覆盖。
天津还投入7500万元,用于承德市学校幼儿园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改善等项目,极大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地50所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交流活动,22个学校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助推承德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天津市农委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津承两地举办6期500人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农业发展等专题培训。
“劳务输出不仅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还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是一项双赢的合作。”天津市华维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承德天津共享互通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共同在承德人社网、就业网开辟专栏,实时发布天津用工需求,今年以来,协同各结对帮扶县召开招聘会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90人,目前已有近400人到天津就业。(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咸立东)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