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正文


“老骥伏枥”只为学子圆梦

时间:2018-07-05 13:38:32   来源:安徽日报

[导读]在滁州市关工委倡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于2011年成立,迄今已扶助3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闲中等老不如忙中忘老”近日,记者走进滁州市卫校巷,穿过一排小平房,再往里走,有一处老旧住宅改成的2层办公小楼。尽管房屋空间略显局促,却布置得简朴而温馨。

在滁州市关工委倡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 “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于2011年成立,迄今已扶助3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闲中等老不如忙中忘老”

近日,记者走进滁州市卫校巷,穿过一排小平房,再往里走,有一处老旧住宅改成的2层办公小楼。尽管房屋空间略显局促,却布置得简朴而温馨。 “5月底6月初我们要组织多个小分队到贫困学生家里走访调研,还要召开一年一度的理事大会,开展慈善法、税法宣传,到一所农村学校开展庆‘六一’慰问交流活动……”滁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领导组组长李晓秋满怀激情地说。

“闲中等老不如忙中忘老。很多老同志退下来以后就想默默做点事,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也有助学的愿望,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去协调,成立一个基金会,建立助学的长效机制。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李晓秋说。

据李晓秋回忆,2011年以前,滁州市还没有一个专门资助贫困学子的慈善组织,做慈善就得“化缘”要钱,并非易事。而他当时在工商联工作,与民营企业打交道多,因此,市关工委就将此“重任”交给了他。

2011年3月28日,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正式成立,当时仅筹资3万元作为注册启动资金。 “协会一成立,各种‘闲言碎语’就来了,有人说这些老同志官瘾没过足,退下来了还要搞个协会打打牌、喝喝酒、旅旅游。对此,我们立志,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李晓秋带头表态:一心一意做慈善、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清二白办协会。他还与老同志们“约法五章”:忘记过去的身份、不怕丢面子、不怕闲言碎语、以身作则、坚持不懈绝不半途而废。

协会建起来了,慈善助学基金却并不容易筹集。 “有的人电话里很热情,真去了,又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或者,即使豪爽地签下了数十万元的捐资助学合同,钱却一分也见不到;还有的,见了就躲、不给开门,开了门也是让进接待室,几小时几小时地晾着你,甚至索性直接关机……”对筹款经历的各种不愉快,李晓秋和“五老”会员们显得很平和:“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大家不拿一分钱,一心只为助学,因此心是齐的,也是坦然的,毫无怨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 ”

老同志们真情助学的精神和行为逐渐感化到很多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的队伍中来,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纷纷开展。 2011年6月初,普通工薪阶层的滁州市民周女士捐款1000元,成为第一位向慈善爱心助学协会捐款的个人;一位哈尔滨的军嫂来滁州营房探亲时,拿出身上全部现金献爱心;合肥一家书画刊物的编辑吴乐四,与李晓秋在一次书画交流中相识,随后连续多年捐助全椒县的10位大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直到大学毕业;还有人通过网站了解了助学协会,专程赶到滁州捐款,连姓名也不留下……

除了个人,皖新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上海双表实业、滁州金鹏控股集团等企业和一些社会团体纷纷加入助学行动,有的还成为协会的会员单位。 7年多时间,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共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和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捐助贫困学生3200多名。

“把爱的种子种到学子们心里”

“我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使母亲离开了我。后来我考上大专,有幸获得贵协会资助……大学期间一直不敢忘记诸位领导和社会爱心团体的关爱与叮嘱:用功学习、热爱公益……”这是家住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的贫困学生薛明琪2015年从安庆师范学院毕业时,写给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的感谢信。如今,在昆明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的薛明琪即将毕业。他将再次赶回来,当面向协会报告自己的成绩,表达感谢之情。 “这个孩子上大学期间成绩优异,获得过‘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一等奖学金,还热心公益,参加学校的志愿服务队,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可以说爱的种子已在他心中发芽、结果。 ”据李晓秋介绍,从2011年起,协会每年都会资助薛明琪2000元助学金,直到现在。

为了把爱心款发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手中,协会设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捐助条件,从学校推荐开始,到村或社区、乡或街道审批以后,各级关工委批核再报到协会最后审查。然而,即使这样仍然有少数家境较好的学生被推荐上来。为此,从2012年开始,协会对报来的材料,除认真审查外,每年暑期都组织10多个小组,深入街道、农村的学生家庭,走访核实,做到“精准助学”。走访中,每个小组自备车辆,自行承担费用,详细比对核实,最后由每组爱心人士共同商定并签字确定,杜绝了盲目捐、随意捐、人情捐,把捐赠工作做到阳光、透明、公开、公正。走访者中有的已70多岁了,有的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再湿,却无人埋怨。

“助学活动对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李晓秋说。走访中,一些贫困学子在逆境中发奋读书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动。一位退休工人当场就掏出400元给了一户贫困家庭,此后每年都捐出600元。

“大家一心一意做公益,不拿一分钱工资,还年年自己往里面贴钱。把爱的种子种到学子们心里。如果说我们想有什么回报,就是希望收获爱的传承。可喜的是,孩子们做得比我们期望得还要好。 ”李晓秋说。贫困学子余龙玉在协会的帮助下顺利读完高中,于2014年考入蚌埠医学院。她逢年过节给协会打电话拜年、发祝福短信,还发挥其学科特长,集合一批同学,利用假期给山区的空巢老人们做义诊,受到蚌医表彰。

“让更多孩子更好成长”

“我们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内容,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更多孩子获益、更好成长。 ”李晓秋说。

今年72岁的协会常务理事马大江,不仅每年都捐资助学,还发挥其酷爱传统文化的特长,在社区创办了一个“文化沙龙”。很多留守家庭的孩子一放学或者一到节假日就来到沙龙,跟马大江学京剧、书法、国画、诗词。马大江还为孩子们印制学习资料和图片,赠送书刊、毛笔和文具包,组织孩子们开展送春联活动。在他的带动下,社区一些领导、文艺骨干以及热爱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为响应脱贫攻坚行动,协会与滁州市扶贫办联系,参与资助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共计120名。滁州市南谯区沙河镇的张宣,母亲病逝,治疗费用花了10几万元,全家人就靠她父亲微薄的收入生活,其家庭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张宣读高三,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协调会员单位滁州金鹏控股集团对口资助她每年5000元,帮助她顺利走进淮南师范学院的校园。

协会为受助学子组织暑期勤工俭学、与知名书画家合作义卖、和收藏协会联合开展“爱心微拍·捐资助学”等多种活动……协会还与辛辛那提市中美协会建立“友好协会”,争取更多的海外友人来滁投资发展,也为出国求学的寒门学子提供帮扶。默默追随协会两年后,一位企业主潘杰明表达了捐款助学的愿望:“两年来,我一直在观察协会的运作。慈善毕竟是要跟钱打交道的敏感事。我发现协会的每一笔款项都公开、透明,协会里的每一位理事,都一心为公。虽然我的电机厂才起步,资金并不宽裕,但我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

目前,滁州市慈善爱心助学协会共有个人会员407人,会员单位95家。爱心助学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协会的 “老骥”们在播种爱心的道路上不断耕耘,不断收获……(记者 罗宝 通讯员 喻松)

编辑:alissa

关键字:爱心助学友好协会老骥重任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关工委学生家庭滁州市南谯区助学活动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