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品藏 > 正文


书画修复变废为宝 “捡漏”频发生

时间:2012-11-14 18:52:15

[导读] 郭子仪拜寿图局部修复前后对比 图/广州日报收藏修复理念逐渐被收藏界接受没有不能修复的书画。这是李涛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书画修复师眼...

业内对修复看法不一

收藏修复主要用于博物馆一类机构,修复后便于展览,展现比较统一的效果,而不追求“补处莫分”的效果,甚至会在修补处做些标记,以使研究者便于将修补处和原来的部分区分开来。据了解,收藏修复一般要求远看一致而近看有别的效果,目的是不影响展览效果,又不至给人造假的感觉。

事实上,除了馆藏机构外,也有部分收藏者已经开始接受这种收藏修复的理念。吴先生(化名)在修复自己的藏品时,就明确说明以自然为主,不要刻意掩饰。“其实残破的地方会给人以历史沧桑的感觉,没必要隐瞒过去的痕迹。”所以,收藏修复往往讲究全色(全色即统一画面的整体色调)不接笔(接笔即把缺失的画意重新连接上),在文物保护领域被称为“原真性原则”。

而商业修复被部分行家称为“以次充好”,即为了能有好的品相而将书画画面缺失处完全补出。“有所依据的还好,比如有破损前照片资料或笔意可以连接,没有资料的甚至臆断填补上去,完全就是‘画蛇添足’。”吴先生如此说道。

“捡漏”让修复师有生产空间

赵先生发迹的故事很有传奇性。早年他认识的一家公司搬家时把一幅书画弄破了,装修时将其丢弃,赵先生将其捡回,偶然的机会,朋友告知他有书画修复这一回事,他出于好奇把书画拿去一试,修复后竟然完全看不出破损过,最后以高价卖出。精明的赵先生灵机一动,很多人既然还不知道书画修复的神奇之处,那自己不就有机会了?于是,他雇人在各个废品回收站寻找被丢弃的破烂书画,以两三百元的价格收购。修复后,往往能卖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价格。

书画修复中出现的“捡漏”故事多种多样。李涛告诉记者,当年他上大学时,老师几乎都是让他们找来一些古画来练手。“古画从哪来?有一部分是一些画廊陈年的旧画,已经残破,不是什么名家的字画,又找不到人修,我们就做义工,给他们免费修复,这样我们也有古画来练习了。还有就是自己买些古旧字画来练习。”最神奇的故事是,一位同学在北京潘家园花几百元买了一幅破损严重的书画,想用来练习揭裱。没想到在揭裱的过程中,他竟然发现在原画面的下面还有一幅画。经过鉴定,这幅画的价值不菲。原来,早年有的收藏者有意为之。

“作为古画修复师的心理压力很大,修画时如履薄冰。‘古画修复师如同画医’,修复成功了,就能妙手回春让古画重新‘复活’;但如果文物在自己手中被毁,就有一种负罪感,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的。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中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是不无道理的。”李涛介绍,有些人会认为修复古画就是填填补补,其实里面的学问和“危险系数”很大。

比如,在古画揭裱时,脆弱的古画还要再喷上水,然后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揭去已经破败不堪的古画原装裱层,这一过程非常重要,稍有不慎都会对古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他说,揭裱全程往往得持续数个小时都不能停下来,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不仅要求书画修复师既要胆大还要心细。如果没有胆大如牛的勇气,面对残破不堪的书画是不敢下手清洗和揭裱的;当然如果缺少了心细如发的耐心和毅力,面对修复过程中种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也是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书画的修复如同医生治病,丰富的“临床”经验十分重要。“文物和文物修复无小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才使得众多的书画得以长久流传。”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