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 > 正文


蜜糖和毒药:生态造就了BAT,为何害苦了乐视?

时间:2017-07-20 13:25:41   来源:财经故事会

[导读]生态以前是褒义词或者中性词,毕竟,巨头谈生态还有点八方朝圣之感,生态、平台的商业模式,造就了谷歌、苹果、BAT。但天天喊着“生态化反”的乐视,却落得这般光景。现在,连创业公司也来张口闭口说生态,那是大补丸吃多了。无垄断(创新),不生态在中国,阿里系是典型的生态公司。

生态以前是褒义词或者中性词,毕竟,巨头谈生态还有点八方朝圣之感,生态、平台的商业模式,造就了谷歌、苹果、BAT。

但天天喊着“生态化反”的乐视,却落得这般光景。现在,连创业公司也来张口闭口说生态,那是大补丸吃多了。

无垄断(创新),不生态

在中国,阿里系是典型的生态公司。所谓生态,就是一个有机运转的平台,纵向的产业链和贸易链上的不同角色,横向跨界分工迥异的大小不同物种,都在这个平台里找到了生存空间,而且这些物种之间有协同性和互补性,形成1+1>2甚至指数级的放大效应。

大小物种的增长,形成合力共同强大了平台,而平台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庞大系统的主导者,无疑是获益最大的bigman!

bigman阿里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商,尔后通过电商平台离不开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孵化出了互金独角兽蚂蚁金服,再把内部计算能力共享出去,又独立为阿里云,而底层积累的物流仓配恩能力,又集结成了菜鸟物流。

阿里等巨头谈生态,有业绩,有数据,有商业模式支撑,但是大部分公司谈生态,那就是雪地上画蓝图,太阳一出来,就化作泥水一滩。

比如乐视的生态。从业务布局上来看乐视已经成为中国业务覆盖最广、业务条线最多元、横跨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互联网公司了:视频内容起步,随后延伸至电视、手机,电商、影视、视频、汽车、金融、交通服务、酒水、房地产等等,贾跃亭一出场,就谈“无生态,不化反”,但是,“化反”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那就是资金链枯竭、董事长易位、债权人如云。

我们不妨对比下红脸的阿里和黑脸的乐视,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才能谈生态。

第一,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说起来生态型企业,典型案例国内有阿里,国外如谷歌、苹果。阿里做电商、谷歌起步于搜索、苹果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他们都是某个市场边界之内业务的首创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创造了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发展顺利,就成为了未来生态平台的主导者。

第二,垄断性、不可替代性、独特性。

要成为生态企业,必须具有某种准垄断性的优势。

阿里搭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聚集了庞大的用户、商家、资源、流量以及电商的各种基础设施,比如物流仓配,以及衍生在这个链条上的各种代运营服务商等等。

一个新卖家要做电商,肯定不会忽略阿里,因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剁手党第一天团,就是天猫和淘宝的用户,而且,因为阿里生态里的第三方服务商,阿里自身又提供了足够充足的工具。而随着卖家越来越多,产品的供应越来越丰富,卖家和卖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带来了高性价比,也会吸引更多的买家蜂拥而至。这种不可替代的准垄断性优势,造就庞大的互联网森林,对相关物种有强烈的虹吸效应。

再来看乐视,虽然业务相当庞杂,但是无论哪个业务板块,都不具备这种垄断优势。就像把一群二流的足球运动员聚集在一起,绝对形成不了一支足球强队。

第三,形成共赢机制。

大小物种在一块怎么玩?首先平台的盘子要大,能够养得起诸多物种,形成共赢机制,只有共赢擦能可持续性。平台上的大小物种,之间形成了利益捆绑,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贾跃亭欠着供应商的血汗钱,去玩自己的生态,玩砸了玩脱手了。所以老司机孙宏斌一进来,就说首要任务,是把债权人先安抚了。

当然共赢并不意味着平台上的大小物种都赚钱,但是如果都亏钱,激励机制就会彻底丧失,难以持续运转。

至少作为利益枢纽的平台主导者,不管亏赢,资金链不能断,而乐视恰好就是这样的反例,乐视资金链紧张,工厂停工,同时也拖累了产业链上的其他利益主体。

第四,成熟业务输血,成长业务创新,业务板块之前青黄相接。

其实,复盘下乐视的发展轨迹,贾跃亭的视野、勇气、格局都很可敬,但是问题在于,乐视如同一头莽撞的饥渴公牛,四处扩展的风险,超越其风险承受能力。

乐视系庞杂的业务群,缺乏一个强大的利润奶牛,去给其他需要烧钱的业务输血。在乐视的大盘子中,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电视,算得上一个相对成熟的小生态,但是这些业务带来的资金量,依然撑不起投资动辄达到数百亿的乐视汽车等需要大量烧钱、短期难求回报的新兴业务。

贾跃亭之前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说,如果按传统的方法论来看,汽车厂商要做到年产销300万辆的规模需要1000亿到1500亿的投,资。即使是用乐视的新模式来做至少也得400亿到500亿,这个数字在当时几乎就是天文数字。

而贾跃亭和乐视也习惯了少用钱多办事,“资金问题上,乐视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资金从来没有充足过,永远都是资金的能力远远小于战略的需求。”

所以,如果没有一块强势业务做底架做支撑,如果没有在主营和强势业务领域,足够强大和纵深,贸然铺摊子搭生态,就会成为下一个“乐视”。

回头再看阿里,淘宝做大了,孵化出独立的天猫,然后从电商切入金融,与其说是有意为之,不如说是顺势而为,庞大的电商交易量支撑支付宝转大,继而独立为互金独角兽蚂蚁金服,还有阿里云和菜鸟都是相同逻辑,其新老业务之间青黄相接,成熟业务作为利润奶牛,输血给新兴业务,支撑其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贾跃亭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虚头巴脑动辄谈生态,而是先把子业务单元做强做大,熊兵一群,难成劲旅,等一两个业务单元扎根立足,再去玩生态,先纵深立足,再横向扩展。

从小切口入手,份额比规模更重要

贾跃亭一谈生态化反,估计彼得泰尔要笑了。不搞所谓生态,就做不成大公司了吗?

硅谷投资教父、facebook天使投资人、paypal黑帮教父彼得泰尔认为,创业公司应该从0到1,在细分领域获得优势,然后再1到n横向扩赞。

facebook就是彼得泰尔理论的最佳例证。2004年,泰尔向Facebook注资50万美元,成为这家公司第一位外部投资者。

刚刚上线的facebook,最初的市场只不过是哈佛大学的12000名学生,大部分投资人都会说这个市场太小,不可能靠这么小的市场发展企业。但是Facebook从0开始,在十天之内达到市场份额的50%,然后不断地扩张到其他大学,实现了正向循环。现在,facebook的市值超过了4666亿美金。

国内的美图也是如此,先从美图工具入手,再横向扩展到美拍、手机领域,登陆港交所也算小有成就。

uber、airbnb、滴滴,这几家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都在主营业务领域形成了垄断性的优势————然后才扩张至相关领域,比如uber从载人到快递等,虽然看似产品线不同,但是都聚焦于出行领域,背后都是服务能力在不同产品线的延伸。

回头再看乐视的扩展,电视、影视、视频网站、体育相关性还算比较强,但是其后的酒水电商、汽车,甚至地产等业务,相关性就很弱,完全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十个残兵旧员,也比上一个骁兵勇将,残兵多了是负担,不是战斗力,东拼西凑,成不了生态。

贾跃亭的雄心没有错,贾跃亭的梦想值得点赞,但想在ppt上画蓝图美梦成真,除非你的名字叫“神笔马良”。

编辑:KK

关键字:乐视生态业务电商贾跃亭平台阿里但是形成公司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