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伏彩瑞:教育才是人工智能的主战场!!!
时间:2017-05-03 14:22:48 来源:我要评论
[导读]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把人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专注教学创新、经验传授、情感关怀等,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用阿诺的话说,解决优秀老师稀缺的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记得两年以前,与沪江创始人阿诺第一次见面,他就提到了人工智能。当时,他说智商其实就是人类随身携带的计算机,迟早会被云的计算能力替代,只要租用就可以了。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把人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专注教学创新、经验传授、情感关怀等,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用阿诺的话说,解决优秀老师稀缺的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
记得两年以前,与沪江创始人阿诺第一次见面,他就提到了人工智能。
当时,他说智商其实就是人类随身携带的计算机,迟早会被云的计算能力替代,只要租用就可以了。人们曾经认为,记忆力是特别重要的才能,是智商非常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能够让人在碰到事情的时候,随意读取过去的记录。这就是计算机做的事情,计算机一定会超过人,人工智能在智商方面,也一定会超过人。
同时,他提到了硬币的另一面:“人还有一个能力,就是情商。情商是很难用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东西,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没有价值。没有什么基础教育的考试,能测出你的情商,也不在乎你的情商,情商好像对这个世界没有用。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计算机肯定不如人狡猾。计算机可以算出所有的方法,却不能骗过所有的人,但人肯定能骗过计算机。”
转折点到来
4月27日,在沪江联手GMIC举办的ET2017智能学习高峰论坛上,他再次表达了类似看法:不同意那些人工智能一定会替代甚至碾压人类的言论,原因还是“人实在太狡猾了”,计算机可以在讲规则的棋类比赛里打败人类,但人才是规则的制定者。
人工智能不是一个新概念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由美国学者和科学家正式提出。这门交叉的前沿科学,主要目标是让机器胜任需要人类智力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一概念一直不温不火。但近两年,科技界(尤其互联网公司)开始热烈谈论人工智能了。
转折点或许真的已经到来。之前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很大程度上局限在科学探索层面,因为“并没有任何真正的来自民间和大众的需求”。而现在,互联网走过PC互联和移动互联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存储于云端,使得基于数据的运算挖掘成为可能。而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如无人机)的普及,也让人工智能有了更多的使用场景——只有落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人工智能才有可能生效。
在这次GMIC北京2017大会上,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视频的方式发表演讲。他相信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类智能,然后超越人类智能。但是他也担心,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最终将被取代。
这是一幅可怕的图景,科学家关心的是事关全人类的终极命题,失去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致命性的智能自主武器、人工智能系统失控,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每一项都可能改变人类生活,甚至改变文明进程。
但在当下的中国,首先需要辨别的是,人工智能在哪些领域的应用确有其事,在哪些领域的应用还只是在炒作噱头。
教育是主战场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资源的稀缺和不平衡,根本原因是优秀老师太少了。而培养优秀老师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出生的速度。同时,最优秀的人通常不愿意做老师。就像很多人说的,如果马云一直做老师,一定会是中国最优秀的老师。但他后来还是创业做了阿里巴巴,再没有活跃在教育战线。直到湖畔大学成立,他直接做了校长。
当最优秀的人离开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也就发展乏力了。为什么马云不沿着老师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因为聪明人多数不愿意做重复性工作,而教育很多时候需要重复,无论备课、批改作业、考试阅卷,老师的工作常常是枯燥乏味的。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把人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专注教学创新、经验传授、情感关怀等,一定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用阿诺的话说,解决优秀老师稀缺的问题只有一条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
当然,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可能导致20%的老师被淘汰。最懒惰的老师肯定会被淘汰,那些不愿意改变、喜欢重复、缺乏创新的人,也可能被淘汰。事实上,他们出现在教育岗位本身就是个错误,一旦聪明些的孩子提出略带挑战性的问题,他或她很可能阻止其发言,以维护自身的权威。
人工智能在沪江学习型产品的运用,分为两个维度:纵向是学习路径,横向是学习内容。纵向维度包括很多节点,每一个节点可以针对用户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用户知识掌握不错,可以快速略过,用户知识掌握欠缺,可以继续强化。横向维度根据用户的个性化标签(如学生需要学校场景,白领需要商务案例)分类,分别给予最合适的内容。看到感兴趣的内容,用户也就更容易坚持学下去了。
沪江有1.4亿用户,其中1.2亿为移动用户。16年的创业历程,使其成为一家拥有“教育数据”的大数据公司。今年春节过后,沪江网校推出了一款面向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用户的爆款产品,原价1200元的课程,最后定价29元。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也就是做到了千人千面。沪江积累了大量课件,每一个知识点都标签化,用户的行为和好恶也全部标签化,可以进行动态的实时匹配。
数据显示,用户的学习成绩相较之前提升了39%,提升成绩所用的时间减少了28%,持续学习的天数增长了40%,而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黏性,是衡量课程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这也是阿诺一直希望做到的,通过互联网给人教育的趣味,让人焕发学习热情,培养人的自信心。
很多时候,人不是不想学,而是没有碰到真正想学的东西。另外,如果学习总是碰壁,碰到感兴趣的知识,学习能力也会坍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很大程度是帮助用户掌握那些需要付出很长时间努力,并且容易产生挫败感的知识。
用阿诺的话说,只有科技才能改变教育,互联网首当其冲,而互联网教育的高阶阶段是智能教育。这是目前沪江最成功的智能教育案例,课程一经推出,立刻售出几万份。5月,覆盖英语四六级、留学、日语等多品类的沪江网校智能学习系统也将上线,让更多学习者能够体验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学习体验。
为什么是沪江
沪江有将近1700名全职员工。其中,销售人员不多(才100多人),大多数员工是产品经理、工程师、用户研究者(800人左右)。可以说,沪江是全世界教育领域拥有研发工程师最多的一家公司。之所以不断加码研发,因为阿诺认为,互联网教育不是O2O,也不是“教育一对一”,只有人工智能的应用,才能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不以人海战术解决教育问题。
老师借助沪江的人工智能产品,可以洞察学生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要学的东西不一样,平台可以帮助老师完成分析工作,老师只要做好备课和指导性工作就可以了。同时,老师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上完课,看看自己的表现如何,有哪些环节让学生感到兴奋,有哪些环节需要增强互动。最后,老师还可以洞察需求,市场缺的是什么,自己应该提供怎样的教学服务。
很多优秀的教育人,不擅长讲课,但是擅长写书、出题、讲题。沪江提供平台,让他们创造的教育内容,被所有老师和学生使用。平台可以反馈内容使用情况,方便改进,加速内容的产品化。只要有用户使用内容,按照使用方式计费,也就在加速内容的商品化。
很多工具开发者,可以将其开发的工具产品,接入沪江的直播或课程场景中,随时随地被广大师生使用。沪江已经发布一款名为“教学小工具”的开放组件,可以在各教学环境中使用。比如,一款名为“高考口语测评”的教育小工具,就是由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可以对口语进行批改,从句法语法、流利程度、主题把握等多个维度给出指导意见。
从当年坚持不做线下实体培训只做互联网教育,到后来向移动端和平台化转型,沪江都证明自己是一家真正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改变教育现状是目标,技术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走到人工智能这个技术的分水岭,公司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了,但人工智能终将给教育带来摧枯拉朽式的改变。而这就是霍金说的,控制并利用好人工智能的结果。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