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浙大“最后一课”,老师们张口就是金句

时间:2018-07-03 13:47:37   来源:钱江晚报

[导读]  毕业季的最后一课,需要怎样的仪式感?  最近在浙大,伴随着毕业与期末,各种各样的“最后一课”在上演:法学院的副教授陆青给大家分析自己的一篇感悟文章;人文学院请了老师们分享人生故事并为大家开书单;浙

毕业季的最后一课,需要怎样的仪式感?

最近在浙大,伴随着毕业与期末,各种各样的“最后一课”在上演:法学院的副教授陆青给大家分析自己的一篇感悟文章;人文学院请了老师们分享人生故事并为大家开书单;浙江大学优秀学生发展联谊会则请了最受欢迎的老师们上最后一课……

陆帅有感而发

法律条文不再冷冰冰

金句:变更和更改只在一念之间,清算未尝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

印象中的大学老师,都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典范。而浙大光华法学院的陆青老师,则希望在授业解惑之外,能够通过“课后寄语”的方式,让同学能透过艰深繁杂的法律专业知识,透过“冷冰冰”的法律条文,感悟到蕴含在法律规则背后的人生哲理。

陆青是浙大民商法所的副教授、执行所长,同时担任着本科物权、债法等基础课程的授课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陆帅”。而他习惯在每门课程的最后给同学们作一个二十分钟左右的结课寄语。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被很多同学所津津乐道。

最近几年,在他上的债法、物权法、合同法课中,陆青给其班上学生分享了“债,是你一生绕不开去的责任”“什么是支配?你能够支配什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等寄语,使同学在结束相关课程的学习后,能够结合专业所学和生活经历,更深层次感悟法律。

在这学期的合同法课程后,他通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主题的寄语,强调了在学习合同法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只关注合同自由的一面,还要特别看到合同法中容易忽略的“协作”价值。他写道:“合同不仅仅是实现自己自由的工具,而且是实现社会协作的工具。”而协作的前提是共同的目标,并要求跳出“小我”成就“大我”。

他进而又通过“盘点”课堂上已经学过的合同法条文,系统得出协作应该通过明确职责、维系信赖、付出努力、有所担当、看淡得失五个方面来加以展开。比如,在“看淡得失”的问题上,他说到“人生同样处处都会有情势变更、不可抗力,正如合同目的可能无法实现,人生的目标也往往可能无法实现。努力过,付出过,就不要过于抱怨追悔。有时,变更和更改只在一念之间,清算未尝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

陆青写寄语并不是强加于自己的一个任务,很多时候是“有感而发”:“多的时候会写四五千字,有时候没有什么特殊感慨的话就少一点,早年有一次甚至只是翻译了一首我很有感慨的国外的诗歌,来与同学们共勉。”

课后寄语对学生们的触动也很大。上过陆青物权法的大二学生颜晓华说,物权法所想解决的各种纠纷,背后常常涉及的是支配关系问题,特别是人对物的支配问题,似乎我们总是运筹帷幄,但就像陆帅写的文章一样,我们需要思考“人到底能够支配什么”,努力的人才能够支配更多。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要尊重他人,与人平等。

陆青说,自己写这个结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个课启发学生们对法律的更多兴趣,并教给同学们一些人生道理。“也许,民法本身就是哲学思想的法律表达”。

职业规划老师送上

两个微积分公式

金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OSDA是浙大学工部下的优秀学生发展联谊会。从去年起,他们开始举办名为“最后一课”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邀请三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为学生们上一节课。虽然主要针对的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但是也有很多低年级甚至只是大一的学生前往参加。

蔡云是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的主讲老师。在今年的最后一课活动中,她分享了“生命、道路、价值”这三个命题的心得。蔡云在这节课上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希望能够启发学生们对于未来价值实现的一些思考。

一开课,蔡云就抛出几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在带来困惑的同时引发大家对于生命的思考,她说,困惑是思考的起点,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之后,她又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希望大家重视选择。

在谈到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时,蔡云说,这门课不是只讲职业选择的事。事实上,这门课是教学生们怎么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澄清自己的价值并赋予动力向目标前进。”

在最后一课下课时,蔡云送给了同学们两个微积分公式,分别对应着两个美好的寄语。一个是微分公式,“e的x次方求导还是它自己”,意为“不忘初心”。另一个是积分公式,“结果是圆周率π”,对应着“圆梦人生”。

吕强是浙大教育学院的老师,他教的大学必修课程“军事理论”课,经常一座难求。受OSDA邀请,他也参加了最后一课的活动。那一节课,他讲的内容虽然也与军事相关,但与平时不同。他希望同学们在面对社会的复杂时依然能够保有“纯美的初心”,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对战争保持敬畏之心,不轻言用武。

人文教授开书单

两位日本作家受青睐

金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打开眼界,不拘于一隅。

今年即将毕业的人文学院的周伟,不久前看到一篇有关“最后一课”的推文,为什么不在中文系也办一个这样的活动呢?他与好友们一拍即合。

至于为什么要自己主动发起这样一个活动,周伟告诉记者,作为毕业生,几乎没有机会与老师交流课堂之外的东西,“希望老师跳出课堂,给我们一些未来的建议。”

金进是浙大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他给同学们提了两点建议——他以严歌苓的《芳华》为引子,希望大家永记芳华,不忘大学生活,不忘逝去的青春,不忘母校;他希望大家做三好人——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

除了金进,人文学院许多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些老师还为大家推荐了书。研究汉语的汪维辉教授推荐的是日本金文京的《〈三国演义〉的世界》与福泽谕吉的《福泽谕吉自传》。

汪维辉说,《〈三国演义〉的世界》是金文京送给自己的书,“作者知识之渊博,视野之开阔,写法之独特,都令我惊叹,其中还谈到了杭州西湖边的曲院风荷。”汪维辉希望毕业生们读了此书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打开眼界,不拘于一隅”。

《福泽谕吉自传》是汪维辉偶尔在早稻田大学得到的中译本。他希望同学们关心国家命运和世界大事,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而不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是一种仪式感吧,给所有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周伟说,“毕业季”的最后一课,其实不仅仅是有限知识的传授,更是课堂之外的一节人生课。本报通讯员 赖奕贝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

编辑:alissa

关键字:浙大金句老师张口最后学生自己同学一个人生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