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英国高考和大学教育,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时间:2018-06-12 16:28:05   来源:腾讯

[导读]最近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每个家长,最近似乎都紧张。为了这几天最后的冲剌,不仅是上考场的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为之准备了好多年。当年的一位同事,女儿今年即将参加高考。为了女儿能安心读完这几年高中,他们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方便孩子读书。前几天他跟我聊天时说:女儿前段时间有几个晚上都失眠,人很紧张。平时与这位朋友聊天,常常会感受到他为此付出的辛劳。

最近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

每个家长,最近似乎都紧张。为了这几天最后的冲剌,不仅是上考场的孩子,包括家长在内,都为之准备了好多年。

当年的一位同事,女儿今年即将参加高考。为了女儿能安心读完这几年高中,他们就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方便孩子读书。前几天他跟我聊天时说:女儿前段时间有几个晚上都失眠,人很紧张。平时与这位朋友聊天,常常会感受到他为此付出的辛劳。因为,往往正聊着天,他突然会说:要去送孩子了!或者是:要去接孩子了!

高中孩子辛苦,并不仅仅只是我这个朋友的女儿。我另一个朋友的儿子,前几年在我老家一所重点高中就读时,也在学校外面租了一个简陋的房子。因为潮湿,几年下来,落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病。这位男孩子常常指关节疼痛,中间还为此专门休学了一年,跑到北京去看中医。这是人生的一场大考,每个孩子和家长,都在为此付出各自的代价。

如今,距我当年的高考,已经过了28年。28年后,我的女儿在英国读高中。接下来这一学年,她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英国高考——A-level 考试。这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是英国的高考,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

英国的高中只有两年。去年,女儿被附近几所排名不错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同时录取,后来她选择了现在这所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文法女子学校(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跟国内相比,她读高中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每天早上8:45到校,下午3:15放学。没有早晚自习,更没有周末在学校里补课。

此前,我还曾写过一篇文章:英国的高考和中国有什么不同(见链接)除此之外,这一年时间里,我还感受到:英国中学和大学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一)

第一个不一样,是学生对未来专业的把握。

女儿读高中的第一年,便让我跟她一起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她所在的高中是女校,和附近的一所同名男校曾经是一所学校。这两所学校每年轮流举办一场选专业的见面会,由专门人员或大学工作人员向学生解答学生们未来有可能选择的专业。

今年的活动不在她们学校举行,场地选在在附近的男校。时间是正常工作日的某一个晚上,整个学校的空闲场地,都被摆起了各种各样的临时摊点。形形色色的人们准备好摊位,等待着学生和家长们前来咨询。

摆摊人员之一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的重点是帮助高中学生来挑选自己心仪的专业,对这些年轻人进行详细的解答。比如,成为一名英国警察有什么样的要求?成为一名律师该具备哪些条件?如何成为一名英国军人?如何成为一名英国医生?如何成为一名英国的公务员?各个行业的职能部门,摆起摊位,来向学生们进行解说。这样由政府出面安排工作人员跟高中学生见面的好处,是可以详尽地回答孩子们所关心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对未来职业走向有一个更直接的了解。

同样的事情在国内,很多孩子在高中还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方向,往往是根据自己分数下来后才能确定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不利孩子的学业发展:所学的专业,是根据分数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定。还有一种结果更麻烦:孩子们对很多专业的了解,仅限于网上的搜索,抑或是找熟人打听。这种感性并不科学的方式,稍有一点儿误差,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更可怕的是,我当年一些同学或朋友的孩子,大学本科即将毕业,仍不知道自己未来研究生要学什么。抑或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当下所学的专业里,有哪些可以拓展的空间。业余时间,我总是在充当这样的角色:一遍一遍地跟他们通话,告诉他们未来他们有哪些专业可选。

英国以政府名义举行这样的见面会,无疑值得中国学习。

除了英国政府部门出面跟学生见面,摆摊的还有英国的各种大学。在陪女儿去参加见面会的现场,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包括剑桥、华威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等学校的摊位。每个大学的专业有什么样的要求,学生们可以排队咨询该校的工作人员。大学专门安排人员前来解说该校的招生信息,而这跟国内多数由高中老师充当招生解释,还是有很多不同。这些老师获取的信息是否专业准确,这是令很多家长担心的地方。上个月我回国出差去青岛,一位孩子即将参加高考的朋友,向私人机构交了5000多元的专业咨询费。为让孩子在未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减少风险,他就只能多付一些钱,增加自己心里上的安全感。相比中国私人一些教育信息机构收费提供的服务,英国大学这种做法,似乎更靠谱一些。

英国本地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部分媒体,也参加了这场见面会。在现场,工作人员不仅回答了学生们诸如怎样成为一名记者等问题,他们还支起了一些摄影摄像设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未来媒体的多样趋势,增加一些理解和感性认识。

此外,英国的学生参加完高考后,还可以选择休学外出旅游或做志愿者等方式,暂缓进入大学学习。等他们参加完社会实践,还想再进大学时,拿着自己此前的A-Level 成绩,正常申请大学就行了。大学的申请标准每年都放在那里,不会随意变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喜好,选择哪一年入学。

(二)

第二个不一样,是英国在解决学生未来读书或参加社会实践的经济问题。

先说社会实践。在女儿参加学校举办的学生和政府部门及大学招生见面会的现场,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社会上的金融公司在摆摊,为一些愿意在高中毕业后休学的学生提供贷款。一个学生大约一年可以借到7000英镑,作为他们这一年外出旅游或做义工的费用。

不仅如此,我还跟女儿一起参加了她们自己学校举办的一场招生说明会。会上,包括伯明翰大学等两所学校,前去她所在的这所女校招生动员。但他们动员时,并不仅仅说自己学校的优势,还借机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些大学方面的知识普及,相当于国内的入学指南。其中,大学的招生老师,还专门向高中学们解释了未来她们读书可以从政府专门的金融公司里所能借到的款项和步骤。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资料,1989年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家学生贷款公司(The Student Loans Company ),专门负责处理学生贷款事宜。这家公司大约每年为全英180万学生提供贷款服务。全英国大约有600万人从这家公司借钱读书,总借款数达1000亿英镑。

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家公司借钱读书。以2018年为例,一个25岁以下的本科生每年可以借到的总费用为9250镑外加生活费用。生活费用另有一套复杂的计算系统,在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如果读硕士或博士,也同样可以从政府那里借到钱。以读博士为例,一个人读博士期间,只要年纪小于70岁,可以问政府借2.5万镑。英国博士全职学费多在4000多镑一年,一般是收三年学费。剩下的钱,可以作为博士生的生活费。

这意味着,在英国,不管你年纪有多大,只要你愿意读书,就可以直接申请大学去读,并不需要太担心经济问题。

还钱方面,并不是要求学生毕业后就立即还贷款。还贷款是根据学生的收入来的。按当下的标准,当一个人的年收入超过2.5万镑时,才开始按实际年收入减去2.5万镑差额的9%来还贷款。比如,一个人年收入是4万镑,则每个月需要还的贷款数额为:(40000—25000)*9%除以12个月,也就是每个月需要还掉112.5镑。如果死亡或身体残疾,这笔贷款是会被取消掉的。如果低于2.5万镑的年薪,则永远不需要还。英格兰超过25年、苏格兰超过35年因收入问题还没有还完这笔贷款的,一笔勾销,由政府来承担相关的费用。

但英国很多的年轻人,仍不满意英国大学的收费。引发年轻人愤怒的重要因素,便是大学本科生学费连续不断地上涨,近20年来,英国的大学学费涨了九倍。1998年,前工党领导人、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第一次对英国本土大学生进行收费,每年学费用为1000镑。2004年工党政府将其翻了三倍,每年每个学生的学费为3000镑。2010年,卡梅伦领导的英国政府,再次将学生学费翻了三倍,每年为9000镑。现在,尽管学校声称由于通货膨胀,学校的实际收费并没有增加,但由于近20年的学费大幡度上涨,实际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愤怒和担忧。

大学学费上涨所带来的灾难,是学生平均负债数额急剧增加。英国的《泰晤士报》昨天报道说,许多毕业生的负债已经超过了5万镑,而这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更要命的是,学生贷款的利率,加上3%的通货膨胀,现在年息已经上升至6.1%,也引起了许多年轻人及其家庭的担忧。

一方面,年轻人嫌学费贵。另一方面,大学里觉得学费不够用,要么涨学费,要么削减老师工资。前几个月引发的英国大学老师罢工,就是由此而引发的。

对年轻的学生而言,英国金融政策的灵活以及带来的相关问题,也值得国内教育工作者们去借鉴与思考。

(三)

任何人都可以进大学读书,这是英国大学不一样的地方。

上面的部分讲了英国政府在解决学生的入学费用问题,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英国的大学,并不仅仅为高中毕业生服务。无论年纪,无论职业,你随时可以走进大学里读书,这是英国大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除了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同时出现在一个班上的,也许会有五六十岁的同班同学。大学并不仅是年轻孩子们的专利,还为整个社会不同层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充电”的教育阵地。

2012年,我在英国大学读研究生时,曾与该校的本科生一起交流。这些学生中,有一位医生,50多岁了,还在参加大学的摄影本科教育。他学摄影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感兴趣。医生是他的职业,是他谋生的手段。而摄影是他的兴趣,他因为喜好而来读书。每周,他都要从牛津郡赶至伦敦,和一些年轻人坐在一起上课。我还见过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来自欧盟某个国家。她工作了六年,当过很多媒体的记者。突然有一天,她说她喜欢上了摄影,就辞去工作,申请了我所在的那所大学,坐在了本科生的教室里,学习摄影基础。

他们并不需要进行大学的入学统一考试。仅凭当年读高中时的成绩,就可以直接申请大学。这是英国大学灵活的地方。也就是说,学生只要参加过类似中国高考的A-Level考试,这个成绩是可以管很多年的,申请大学一样有用。

我自己也在感受英国大学不一样的教育。2017年,我已经45周岁,依然申请了一所大学的文化与批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坐进教室才发现,大多数人,和我年纪相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在突然对一些文化现象感兴趣。更让人感慨的,是英国大学的灵活性。如果你愿意全部脱产读书,你也可以申请。如果你想既参加工作,又能一边读书,你可以申请半脱产(Part time)的课程。我去年读到一半,因为工作原因,精力不够了,就到老师那里填一张申请表,直接就把学习从全脱产,改成了半脱产。改了之后,课程没有原来那么多了,但时间拉长了。标准没变,学习更灵活了。

(四)

除此之外,英国整个社会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优惠。如果一个成年人读书,还会享受免掉一年半地方政府税收(每一个成人住房者都必须要交的地方税,就我们一家四口而言,一年需交的税收约为1800镑,这笔费用主要用于教师、当地警察等费用支出)的权利。这意味着,如果读书,结婚的可以免掉25%的地方税。没结婚的可以全部免掉。

就经济而言,读书的好处还不仅仅是学费便宜。如果持有全职读书的学生证,无论你有多大年纪,你都可以享受坐地铁或火车票价便宜三分之一的优惠。在交通费不便宜的英国尤其是伦敦,这里面所享受的好处,更是无法言说。 比如,我从家到市中心一个月的通票为近200镑。但如果我持有学生卡,则仅需要130多镑。此外,拿着学生卡几乎可以享受许多地方的折扣:看电影、演出、展览、买书等,全部都有一定的折扣。似乎许多收费的文化场所,都在为学生开绿灯。

2008年,我曾在曼城附近的火车上看到一则报纸广告:“你现在还可以去读书,毕竟你还不算老。” 这个打动人心的句子,是讲给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听的。因为,当地政府那时做了一个决定,如果超过一定年纪的女性愿意走进大学去读书,他们会每周补贴一定的费用给她们。支持成年人读书的,还有更灵活的金融政策。

英国大学资源极为丰富。我们所说的一些正规大学,任何时候都会对成年人开放。除此之外,还会有形形色色的私立大学或学院。鼓励不同的人们走进大学,从而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就公司而言,许多英国的公司都有一个文化;一个成年人工作7年后,一般都会有一年的空档(Gap year),这个空档年可以让人去读书或做义工,或者去旅游看世界。这样的文化,也促使了许多成年人,能够重拿起书本,走进大学的课堂,认真读书。

几年前,我也曾和一位从国内过来读博的老师私下聊过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她认同国外年纪大的人读博的观念。当一个人工作很多年后,需要重新对某些行业或知识进行梳理,这个时候再进大学读博士,无疑更有效。她跟我很认真地说:45岁进大学读博士,才算是最佳时机。

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教育是一种谁也不应被剥夺的权力。如何对大学进行改革,使之不再成为高中毕业生的专利,让更多的人们能轻松走进大学,是中国教育者们必须思考的难题。当下,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改革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定一个“易进不易出”的灵活教育标准,让更多的人不再因一场考试而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因为一个高考,阻拦了更多人的大学梦,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学,去享受教育和知识的乐趣。

英国的做法,也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期待着有一天,中国的高校,能制定更灵活的教育政策,让所有人能拥有更多的大学学习机会。一个国家,只有大学的教育方式灵活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才会增多,这个国家的实力才会真正变得越来越强。

编辑:苗翠花

关键字:大学英国学生可以一个读书学校孩子我们教育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