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教育 > 正文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谈招生 助力学子圆梦清华

时间:2018-05-25 14:27:33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导读]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三年铸一剑,今朝试锋芒。目前,2018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近日,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彭刚、招生办主任刘震、学生部副部长余潇潇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2

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三年铸一剑,今朝试锋芒。目前,2018年高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清华大学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近日,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彭刚、招生办主任刘震、学生部副部长余潇潇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2018高校专业系列访谈,为家长和考生系统解读2018年高招政策、高招计划等热点话题。

高招计划:总体保持稳定,新增“丘成桐数学英才班”

刘震表示,整体来看,今年清华大学的招生政策和规模保持稳定,但局部招生安排有微调。今年将首次增加“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招生,主要招收对象是符合条件的高二在读生及高三应届毕业生,旨在促进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学生尽早进入数学研究领域,实现因材施教、精心培养。

刘震介绍,2018年英才班的入围名单已在清华大学官网公示,除1名同学获得保送资格外,共14人入围。从选拔程序上看,将对学生的数学天赋、综合素养等进行全面考察。入围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除外)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参加高考,高考成绩(投档成绩)需达到清华大学录取要求。

大类招生:旨在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目标

去年,清华大学开始全面实施大类招生。谈及实施第一年的效果,彭刚表示,第一年实施反响良好,相关工作稳步推进。从志愿满足率来看,去年首次实行大类招生以来,各省的志愿满足率都再创新高,全国各省份前三专业志愿满足率接近100%,部分省份第一志愿满足率超过90%。

“这是清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上一个大的变化。”关于全面推行大类培养的初衷,彭刚认为,一是我们未来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交叉型、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创造能力、健全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关怀。专业教育应该是一个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大类培养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这样的目标。二是对学生而言,通过一年的学习,他了解更多专业、学科领域,可更好发现个人志趣和潜力,也有更大成长和选择空间。

扩招寒门生源:多措并举助推教育公平

“提高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近年来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导向。”刘震称,2011年起,清华大学首创“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或民族地区招收优秀学子,通过相关考核的考生可获得30-60分高考降分录取政策。6年来,已经有约400名寒门学子通过自强计划圆梦清华。

谈到对就读贫困学子的助学扶持工作,余潇潇表示,清华一直以来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在多方面会给予支持。首先是直接经济资助,为贫困学子设置绿色通道,多渠道资助入学。二是注重学生发展型支持,设立鸿雁计划等,保障寒门学子获得同等出访出国的机会。

创新创业:加快建设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体系

余潇潇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主要建设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第一位的是创意,目前学生主导建设了30余支学生未来兴趣团队。第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清华有大学生学术推进计划,从自主科研经费当中专门拿出800万专门支持本科生的创新及学术科研活动。第三,创业层面设有“创+”和x-lab等一批孵化学生创业项目的平台。对于三创实践,学校都可提供启动资金和场地。

余潇潇指出,在学制方面,对创新创业学生也有相对宽松的环境,休学和停学的机制允许同学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任何时间,甚至可以停学进行创业活动,如想继续学业,亦可随时申请复学。

国际化办学: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一直是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刘震称,2016年7月,清华大学制定通过《清华大学全球战略》,重点建设了一系列国际化办学项目。前不久,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揭牌成立。

刘震介绍称,2017年,清华大学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已达7497人次,教师赴海外交流学习达6890人次,总共前往五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清华大学共有3509名国际学生,来自128个国家,拥有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清华大学拥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与全球50个国家的280所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这些都体现了清华大学国际化办学水平在不断提升。(李依环)

编辑:李雪微

关键字:清华大学招办招生学生学子培养清华刘震余潇潇主任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