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华:培养新一代教育领军人才
时间:2018-05-16 14:41:5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导读]编者按:今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
编者按:今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对此,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即“双名工程”,完善国家与地方基础教育高端人才培养体系。5月7日,“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结业,“双名工程”开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发言推动新一代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
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自2015年4月启动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养基地,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提供了“温暖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名校长的“长”、教育家的“冒”创设百花齐放、争相竞艳、奋勇争先、人才辈出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国培计划”项目办先后举办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在线主题研讨活动、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培养基地负责人工作会议、海外研修等活动,制定《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为名校长领航班的学员培养工作提供了有效管理和有力服务。
按照“整体规划、个性指导、训用结合、连续培养、协同创新”的思路,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8家培养基地各展所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益求精,铸就卓越教育领导高地;精准辐射,搭建思想引领互助平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创新培养模式,引领校长专业发展,培养教育家型校长的卓越品质。北京教育学院紧紧围绕“夯实专业功底,助力名校长领航”这一主题,扎实推进研修活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实践成果以及生成性资源,关注学员校长的办学成效,促进校长学员及其学校的发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任务驱动”下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综合采用大数据精确分析名校长发展基础,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助推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和学校创新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搭建异质共学平台、主题引领促进思想凝练,汇聚多方资源为学员成长搭建平台。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聚焦主旨、秉承逻辑、融通课程、情智共生培养名校长。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则坚持行动性、现场性、辐射性、推广性相结合,为名校长成长搭建脚手架。
今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和首期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分别遴选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等13家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14家首期中小学名师领航班培养基地,具体承担培养任务。对于各培养基地来说,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准确把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常态,认真研究引导名师名校长培养的规律,引导有潜能、有思想的名师名校长走上大师之路,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开创性的高难度工作。名师名校长培养,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开展个性培养。深入了解每位名师名校长的个性特点,认真诊断每位名师名校长成长发展的优势方向,潜心观察每位名师名校长的自身变化和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帮助每位名师名校长实现各得其所的成长。各基地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导师与名师名校长双向开展制定学习规划、开展项目合作、发表论文成果等形式,进行个性化培养。要鼓励名师名校长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和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要开展情景培养。名师名校长并不是由培养基地直接培养出来的。培养基地仅仅是为名师名校长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名师名校长是否能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关键在于岗位实践。各基地应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融入国内外优秀中小学校教学与管理案例课程。要从名师名校长最为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感兴趣的专题入手,确立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并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为名师名校长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和学习机会。
三要开展跨界培养。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教学与管理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综合问题,单一学科知识也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因此,各个基地不能给名师名校长设“天花板”,名师名校长有多高的需求就提供多高的教育平台;不设“围墙”,为名师名校长提供尽可能开放的培养环境。校长培养要实现跨学科、跨学校选课,甚至跨区域选课。以跨学科培养模式,拓展名师名校长文化视野,提高其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全方位发展。
四要开展课题研究。这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名师名校长专业向更高水平提升的方法,课题研究能极大地促进名师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的科研氛围,调动名师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参加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要引导名师名校长围绕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持续研究问题,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在学习、工作、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的名师名校长。
五要开展精准帮扶。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校长队伍总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存在理念滞后、动力不足、缺少专业引领等方面的问题。各培养基地要通过工作室建设,开展精准帮扶,促进“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引导名师名校长关注乡村的“造血功能”,体现国家精准扶贫方略。如,通过影子培训、跟岗学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带动中青年农村教师校长成长;通过交流任职、管理咨询等方式支持薄弱学校管理改进;通过影子培训、课例示范、集体教研等方式培养农村骨干教师;通过组织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互访交流等活动。
六要开展协同支持。名师名校长成长依靠个人努力、组织培养、岗位锻炼、激励机制等几个核心要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的人权与事权在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区域理念文化、规章制度、环境氛围都对名师名校长成长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各个基地将会继续主动督促、协调各地把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工作纳入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中的战略规划、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等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将“选、育、用、管”有机融合,探索构建“公开遴选、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跟踪管理、择优使用、动态调整”六位一体递进培养链条,统筹兼顾,形成合力,奏响和谐动听的交响曲。(作者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