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首页
首页 > 新闻频道 > 房产 > 正文


兴建五洲城和华侨新村:开创梅州商品房开发先河

时间:2018-08-07 19:36:15   来源:梅州日报

[导读]【旧闻今述】1979年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务院侨办制定了关于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的暂行办法,鼓励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并且规定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自己,国家依法给予保护。这项政策1981年在当时的梅县地区落地。由香港五洲城发展有限公司与梅县信托投资公司合作兴建的五洲城,以及由梅州市华侨投资公司吸收侨汇开发建设的华侨新村先后动工兴建。此举开创了梅州商品房开发的先河。

【旧闻今述】

1979年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务院侨办制定了关于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的暂行办法,鼓励华侨、归侨和侨眷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并且规定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自己,国家依法给予保护。

这项政策1981年在当时的梅县地区落地。由香港五洲城发展有限公司与梅县信托投资公司合作兴建的五洲城,以及由梅州市华侨投资公司吸收侨汇开发建设的华侨新村先后动工兴建。此举开创了梅州商品房开发的先河。

成立公司开发建设商品房

用侨汇购买和建设住宅的政策,是国民住房制度变革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相当于在全国各地都还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阶段,为侨胞侨眷们开了一个私有产权的口子。不少地方因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华侨新村。

梅州是“华侨之乡”。这项政策让众多梅州地区的归侨归眷们有了投资建设住宅的动力。最早一位吃螃蟹的人,是祖籍梅县区雁洋镇的香港同胞朱莲芬。梅州市侨务局副局长邓锐回忆,1981年4月,朱莲芬和丈夫吴多泰成立香港五洲城发展有限公司,与梅县信托投资公司在梅城江北合作兴建五洲城。

另一边,当时由政府成立梅州市华侨投资公司作为项目公司,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吸收侨汇开发建设华侨新村。

现年54岁的张庆远是当年梅州市华侨投资公司的职工。看到本报有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梅州40件经济事件征集”的报道后,他专门来到本报经济部办公室介绍有关情况。

1980年,16岁的张庆远刚开始工作,就加入了这家梅州地区最早专门开发经营房地产的企业。1980年,正是他指引熊德龙先生到筹建华侨新村还未平整的地方,去挑选准备购买建楼用的地块。张庆远带着记者来到梅城江北华侨新村一幢两层的独栋楼前,指着楼的墙面对记者说:“你看,这种石砌的外墙,当年也只有我们公司才会做,不是每个公司都懂这个技术的。”

成为当时梅县地区最繁华地方

“那时候熊德龙、曾宪梓、张宽粦等不少旅外侨胞和港澳同胞都在华侨新村购置了房屋。”邓锐介绍,五洲城和华侨新村建成之后,成为当时梅县地区最繁华的地方,“现在华侨新村不少房屋还是这些乡贤的亲眷在居住”。

早期梅县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业城及住宅区梅县华侨城香港花园奠基典礼。(陈兴城  摄)

早期梅县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业城及住宅区梅县华侨城香港花园奠基典礼。(陈兴城 摄)

据本报前身、当时的《梅江报》报道,华侨新村住宅的形式,分为别墅式和公寓式两种。别墅式又分独户一幢和两户一幢,一般为二至三层楼房,建筑面积200至400平方米,一般是十房以上,另有一至二个客厅,伙房、浴室、厕所各有一间。公寓式一般为五层楼房,每套建筑面积100至160平方米,房间有四房、五房、六房加一厅、一伙房、一卫生间。这样的居住品质,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天壤之别。

“五洲城项目不只有五洲城商场,还有五洲城华侨新村,与现在侨新路的华侨新村基本是同步开发建设。”张庆远说。

项目的建设不止为百废待兴的国家贡献了一笔不菲的外汇资金,还拉开了梅城大发展的骨架。

【还看今朝】

市民居住品质大提升

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小平房到高层楼房、从小居室到“豪宅”……改革开放40年来,梅州的住房制度经历了福利分房、福利房向商品房的过渡、商品房全面推行的三个阶段。

1988年梅州建市以前,“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是当时的主要住房制度,梅城三角塘、凤尾园和新中苑等一批“福利房”为当时的主要代表。地改市后开始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出现集资合作建房、出售公房等新形式,市场化建设商品住宅也获批。

为了尽快跟上全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我市曾在过渡时期分两批将福利房以市价折旧或折让的方式卖给福利房的使用人。

1998年下半年,全国统一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开始实行货币化分房。购买商品房成为市民改善居住品质和环境的主要选择,房地产开发逐渐兴起,梅城的居住小区越来越多。2010年底,碧桂园拍下江北月梅路地块,正式进军梅州市,成为首家进军梅州的大型外来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之后的8年间,富力、万达、奥园、恒大、保利等9家全国百强房企先后进入梅州开发房地产,大大丰富了市民居住的选择。

【燃情故事】

熊德龙“吃螃蟹” 置业孝敬父母

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外汇资金的支持。虽然当时国家允许侨胞侨眷用侨汇购置房产的政策已经出台,但由于“文革”刚结束不久,不少侨胞侨眷对之前在大陆投资受损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并不是谁都敢“吃螃蟹”。

1980年,已经旅美的侨领熊德龙获知父母的家乡梅州也实行了侨胞侨眷用侨汇购置房产的政策后,便怀着报恩的心回梅,主动联系侨务人员表示愿意在家乡用侨汇投资置业。

熊德龙的养父母熊如淡、黄凤娇夫妇原是今梅江区泮坑一带人士,在旅居印尼时收养了孤儿熊德龙。熊德龙长大后,以自己的胆识和毅力闯出了一番事业,建立起业务遍布多国的熊氏集团。事业有成的他受父母熏陶,一直把自己当作是梅州客家人、中国人,把父母的家乡当做自己的家乡,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成为饮誉一方的著名爱国侨领。

“我的父母要落叶归根,但让他们回泮坑老祖屋住我心里过意不去。”熊德龙说。他在1978年之后几乎每年都回一次中国,所以对国内的状况比较了解,恰好遇上侨汇置业的政策,便想都没想就去申请了。熊德龙告诉记者,房子是按他的要求设计建造的,最终取名“淡凤楼”也是来自父母的名字。

当年,熊德龙是最早一批在华侨新村用侨汇置业的侨胞,所以淡凤楼的位置在华侨新村排得比较靠前。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许多旅居美国、印尼、加拿大的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加入华侨新村的大家庭,为国家创汇的同时还带动了梅州城市和房地产的发展。

【点评】

梅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丘东涛:伴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步伐,改革开放40年来梅州地区的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民百姓居住环境从简陋到舒适再到豪华。这一改革发展过程,一方面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福利分房的体制弊端,扭转了老百姓“等靠要”的思维,激发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居住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布局和开发房地产,推动城市大发展,面貌大改观。

统筹:王伟金

采写:范斌 曾思琪

编辑:严海苑

版式:叶颖聪

校对:刘洁瑛

编辑:alissa

关键字:华侨新村梅州梅州商品房民生熊德龙五洲开发建设侨汇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