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分类设施的商品房小区 一场“公开赛”让居民自觉源头分类
时间:2018-02-14 20:46:20 来源:解放日报
[导读]原标题:在缺乏分类设施的商品房小区,一场“公开赛”让居民自觉源头分类有了“红黑榜”,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5%上海有不少现存的新商品房小区没有垃圾分类设施,在这些以年轻人和白领为主的小区内,如何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杨浦区环卫管理部门、街道、物业与居委会联合起来,用一场“红黑榜”公开比赛找到了办法。干湿分开,迈出分类第一步位于新江湾城的尚浦名邸是一个建于2013年的高档住宅小区。
原标题:在缺乏分类设施的商品房小区,一场“公开赛”让居民自觉源头分类 有了“红黑榜”,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5%
上海有不少现存的新商品房小区没有垃圾分类设施,在这些以年轻人和白领为主的小区内,如何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杨浦区环卫管理部门、街道、物业与居委会联合起来,用一场“红黑榜”公开比赛找到了办法。
干湿分开,迈出分类第一步
位于新江湾城的尚浦名邸是一个建于2013年的高档住宅小区。当初规划建设时,只为每层楼的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居民在后楼梯配置一个垃圾桶,干湿垃圾都往里面投放。
去年6月,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发起“垃圾分类品质提升项目”,希望通过引导居民自治,提高垃圾源头分类的质量。新江湾城街道的尚浦名邸被选定为杨浦区垃圾分类典范试点小区。当时,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康清德在小区做了一项调查,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只有30%。
从那时起,一系列宣传展板、横幅出现在小区各处,社区多媒体播放器在各楼的电梯里循环播放垃圾分类视频,社工、物业安保和第三方组织组成宣讲团逐层入户宣传。硬件上也发生改变——小区内每个楼层都放置两个垃圾桶。身材高大、“一身黑”的是干垃圾桶,旁边稍显矮小、戴着黄色“帽子”的是湿垃圾桶。掀开盖子,里面的垃圾袋都用深黑和浅灰作了区分。“从这些小细节入手对居民进行影响,让垃圾分类的意识进入每个人心中。”
清洁员打分,红黑榜公开评比
葛佩琴自2013年尚浦名邸建成时就成为36号楼的清洁员,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实行垃圾分类前,她的工作是每天早晚7时各倾倒一次整幢楼的垃圾。然而在从早上到晚上间隔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干湿垃圾混合在一起,容易产生恶臭。如今干湿垃圾分开了,每天早晚只倾倒湿垃圾,下午倾倒干垃圾。“虽然比以前要多倒一次,但由于湿垃圾及时清理掉,楼道里整洁多了。”
走进36号楼前,记者发现楼下电梯口处有一个贴满星星的排行榜,横坐标以周为单位,纵坐标是每层楼的层数。每层楼都用一颗星星代表一周的垃圾分类情况,红色星星是优秀,蓝色星星是一般,黄色是较差。
去年6月起,一场公开赛在小区展开,此前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红黑榜”影响力这么大。“不断有居民来请教干湿垃圾如何区分,不少居民组团在网上购买具有分类功能的垃圾箱。有的居民会抱怨自己的邻居做得不好,拉低了楼层分数……”葛佩琴发现,大家开始真正在意这件事了。
而为居民打分的,正是和葛佩琴一样的清洁员。葛佩琴的工作服口袋里有一叠记分卡,作为清洁组长,她每天除了本职清洁工作外,还会收集其他清洁员送来的评分进行统计。“如果遇到居民的垃圾分类不当,我们会敲开居民家的门,告知并进行指导。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过去很少和居民打交道,现在我们都成老熟人了。”葛佩琴说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如今,在有“红黑榜”的小区内,居民的最新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95%,垃圾分类入户宣传仍在以每三个月一轮的频率持续。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吴冰说:“要提高垃圾分类的实效,关键是落实到每个小区的自我管理,以及每一户居民共同参与。”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