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该如何制定人口政策,保持竞争力?
时间:2017-02-18 10:59:07 来源:新华网
[导读]一场关于“逃回一线城市”的讨论正在展开。逃离一线城市后,从生活中消失的不单是大城市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也包括北上广深带来的优质人脉、机会和视野。与此同时,很多人虽然生活在一线城市,却很难获得“户口”。虽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一些小城市的落户门槛已经取消,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进入门槛正在提高。尤其对于很多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拿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户口更难了。
一场关于“逃回一线城市”的讨论正在展开。逃离一线城市后,从生活中消失的不单是大城市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也包括北上广深带来的优质人脉、机会和视野。与此同时,很多人虽然生活在一线城市,却很难获得“户口”。虽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一些小城市的落户门槛已经取消,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进入门槛正在提高。尤其对于很多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拿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户口更难了。
对此,有些专家提出,一线城市控人可能会失去有创新活力的年轻人,因为任何行业和职业都是金字塔,没能让年轻人留下,底座就没有了。但也有人说,城市人口负载超限,现在不作为,城市未来堪忧。究竟,大城市的人口政策应该如何布局?如何提升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思客汇集了几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大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人才
现在咱们有些城市人口在大量流失,有人愿意到你这个城市来,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我估计若干年以后,各个城市都是要争人的。现在确实到了反思已有城市化政策的时候了,但是现在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什么呢?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经过度拥堵,城市病已经很突出了,怎么办?这里面实际涉及到一个城市结构的问题。
城市的结构需要从目前各种功能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形态,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加上大批小城镇的布局,通过优势产业支撑,快速轨道交通连接,高水平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形成一个城市网络。
搞城市化,我特别强调包容性发展,不仅是高端人士要有用武之地,作为中低端人才,更应该给他们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有高端人口而没有中低端人口是过不下去的。就人口来讲,你再增加一千万也没问题,甚至可以增加更多。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的动力,人口的动力其实是很大的一块。可以预期今后几年的时间之内,大都市圈这种网络的形成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来源。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改革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城市的掐尖思维不具备可持续性
户口对年轻人影响很大,直接影响是在城市获得就业岗位和公共服务的一些待遇的差别。比如,廉租房只针对本地户籍人口,比如外地人的孩子在京沪受教育待遇有所不同,甚至网约车也要本地户籍才能开。
这些做法对一线城市的一个威胁在于,可能会失去有创新活力的群体。任何行业和职业都是金字塔,年轻人是金字塔的底座。没能让年轻人留下,底座就没有了。高端的人从哪来呢?我们的城市总是有一种掐尖儿的思维。我们总希望有麦当娜,不希望有年轻时期的麦当娜——她可能是个住地下室的年轻人。
中国未来的趋势,是要不断放松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制约,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社会公平性。因此,城市的人口政策需要多管齐下。首先,科学规划未来人口数量,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数量,改善供给质量;其次,充分利用管理和技术的手段缓解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next]
买不起房降低了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大型城市的住房供应是短缺的,房价上涨比较快,年轻人买不起房子,这降低了城市的吸引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对金融安全也是有影响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抓手。一是要发展租赁住宅,90年代时租售并举,后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变成销售为主。
从机构租赁来说,中国的国民经济统筹没这个行业,消防有消防标准,住宅有住宅标准,但这方面的标准就没有。其次是税负过重,如果把不动产租赁经营,长租公寓税较重。再次,没有房产信托基金,没解决好不重复征税和非交易型过户免征税费的问题,这方面没有进展。最后,地方对发展租赁住宅方面重视不够。如果大城市房价高,租赁住宅是能够缓解大城市里面房屋供应不足问题的。大力发展租赁住宅是一个抓手。
第二个抓手是要大力发展轨道加物业的模式。东京在80年代通过努力基本解决了大城市病的问题。它的特点是城市里面有70%是住宅,且有了轨道交通这个模式,它的轨道交通在整个公共交通的比重分担率达到95%.通过轨道加密的模式,使得东京在东京圈内成功解决了可支付住宅的数量问题、供应问题,缓解了大都市年轻人买房的压力。
——郁亮(万科总裁)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