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频道 > 传承 > 正文


还原文物之美:两千年青铜鑑的15年修复之路

时间:2012-11-14 18:47:48

[导读] 修复前的青铜鑑 图/深圳特区报 修复后的青铜鑑 图/深圳特区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从香港抢救回一件有2000年历史的青...

37年练就“心到手到”

从1975年进入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组,张光敏已经与这种古老的文物相伴了37个年头。他平静地说,经自己手修复的青铜器已经高达1500多件,“青铜器比老婆孩子和我相处的时间还长”。而1500多件的修复经历也把他锻造为这一行业里的翘楚。

在采访中,张光敏多次提到“心到手到”的行业说法。对着一件破败的青铜器,想象还原出它曾经的美,考验的完全是心力。修复工作不是在文物上想当然的创作,而是尽力还原古人的所思所为,“心到”由此显得更为困难。鉴于文物的独有性,每一次修复工作都是一个新案例,虽然经验技术可以积累借鉴,但新问题总会出现在新案例中。修复手段的实现就成为考量“手到”的标准。心先到、手跟到,缺了哪一步都不行。

以这件青铜鑑为例,由于器壁非常之薄,平均壁厚为1.5毫米,最薄处仅为1毫米,为了将碎片完美拼接在一起,张光敏除了用传统的锡焊接法,更独辟蹊径想出在接面打孔,然后在孔中插入铜销,最终让碎片咬合在一起的办法。精密的思考设计还得靠精湛的手工实现。在表示无法想像在1毫米厚的接面打孔后再插入铜销这项工作如何完成时,张光敏拉开抽屉,给笔者看码放整齐的一排排小工具。细看之下,这些工具并无特别之处,全是市面可见的寻常货,只是在张光敏手中,它们才具有了鬼斧神工。

为青铜鑑重刻花纹更能体现张光敏“心到手到”的功力。他介绍说,由于古人完全手工制造青铜器的方式,每件青铜器的纹饰都是唯一的,而且古代工匠创作时的随意张扬,会使得一件青铜器上的花纹并不整齐划一,器壁上的一条纹饰可能会一路斜出,但这并不影响青铜器的美,反而让它显得生动自然。修复这样的纹饰,最考验修复人员的功力,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补上去”的感觉。为了这件青铜鑑,张光敏用环氧树脂做出与原件一模一样的纹饰,再用贴皮的办法,对照每一条纹饰的脉络走向,贴到花纹残缺的部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张光敏还兼负修复工具的“研发”工作。其实,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专业厂家为文物修复生产专门的工具和材料。张光敏在修复工作中,要自己发明创造工具、寻找新型粘合剂、试验试行新材料。他说,为了粘合破碎的青铜器,他长期关注齿科用于粘补牙齿的新产品。1999年,他改进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超声波除锈系统,可以在青铜器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完成除锈工序,这款设备现时已被多家博物馆采用。

编辑:yuan4ren

关键字: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