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毛衫产业基地“华新模式”:创客孵化创客 升级倒逼升级
时间:2018-01-08 10:38:4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导读]华新集团投建的毛衫时尚小镇里的文化展。李哲摄时尚的嘉兴毛衫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游览。李哲摄30多年前,在德国举办的一场木器展销会上,小木匠沈建华制作的一个大木箱子引起了众人围观。只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一枚枚鸡蛋放进木箱模型,然后告诉众人,只要时候到了,一群小鸡就会孵出来。如今,在中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已不再年轻的沈建华又建了一个孵化器。
华新集团投建的毛衫时尚小镇里的文化展。李 哲摄
时尚的嘉兴毛衫生产基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游览。李 哲摄
30多年前,在德国举办的一场木器展销会上,小木匠沈建华制作的一个大木箱子引起了众人围观。只见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一枚枚鸡蛋放进木箱模型,然后告诉众人,只要时候到了,一群小鸡就会孵出来。
如今,在中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已不再年轻的沈建华又建了一个孵化器。这次,他要孵化的不是小鸡,而是一个个成功的创业者。
扶起“做倒了的”生意
沈建华决心让镇上的小作坊都办成大公司,建起了毛衫业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由此催生出一个个现代企业
320国道,起于上海,终于云南,如果要选择走这条全长3000多公里的公路,一定要绕开濮院镇和洪合镇。因为这里实在太堵了。
2017年12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嘉兴市的这两个相邻的小镇,寒冷的天气中,嗅到的却是热火朝天的气息。堵车,从傍晚时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滚滚车流中,京牌、沪牌、冀牌……各地的车都有。穿梭在马路中的送货三轮车更是难以计数。
“天气越冷,我们的生意就越好,现在正是羊毛衫的旺季。”浙江华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华笑着告诉记者,尤其是今年,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火爆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淘金”,来自北京、上海、河北……以濮院镇为例,本地人口只有5万,而外来人口则是本地人口的数倍。
放眼全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共有9大羊毛衫生产基地,分布于山东、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9大基地各有所长、难分上下。而如今,每年从濮院镇和洪合镇销出的毛衫服装就能达到9亿多件,销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每两个人中间,就有一个人穿着嘉兴生产的羊毛衫。这正印证了那句俗话,“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那么,这两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到底是如何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这要从沈建华为什么建孵化基地说起。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开始迈向市场经济,在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时期,小镇上的人们嗅到了商机。“当时,一些往返上海的长途车会路过洪合镇,会在320国道和泰旗路交叉口停靠休息。有人流就有商机,于是当地人开始拿一些毛线帽子在那里摆地摊,生意蛮不错的。”沈建华回忆道。
羊毛衫小镇的生意就这样一顶帽子一顶帽子地做了起来。到了1986年,甚至连俄罗斯人都跑到这里来大量采购。洪合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手摇着横机,一边织一边卖。然而,好景不长,仅仅过去了几年,洪合镇出口俄罗斯的毛帽子贸易就倒掉了,曾经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越来越少。
为什么?“农民小作坊式的生产注定做不长,生意好了,就有人想着法子偷工减料;生意差了,就有人开始低价竞争。”沈建华说到这里,浙江千圣禧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根对此感受颇深:“1988年,我只有1台机器,1个员工。因为是家里的小作坊,没有人监管,为了赶工多接单子,生产出来的帽子我就省去了烘干的步骤。结果,夏天发到俄罗斯的帽子全部都烂掉了,冬天发过去的帽子又都结成了冰。后来就很难再接到订单了。”
只有规范,才能长大——多年之后,沈建华想通了这个道理,他决心要让镇上的小作坊都办成大公司。正值千禧年,沈建华离开原来的木匠和装修行业,开始了羊毛衫领域的探索。他提出“小舢板成航母,你创业我服务”,在洪合镇建起了首个毛衫业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从办理执照、主动纳税、创建品牌开始,现代化、规范化的经营理念冲击了所有的小镇人。
成长的渴望有着强大的力量,再加之完善服务的吸引,缩在民房、村落里的人们一个个走了出来,在孵化基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从农民个体户到公司老板,企业发展正规了,实力壮大了,他们也就愿意在品种研发、质量提升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受益于此,曾经做砸了外贸生意的陈建根如今已建成了当地的标杆企业。
聚沙成塔,小镇农民的再创业大潮催生出一个个现代企业,而当地的产业也就在无形之中迈向了升级和创新发展之路。如今,鄂尔多斯、恒源祥等知名毛衫品牌都纷纷在洪合镇和濮院镇设立了生产基地。而这里的产品更是远销到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拉着企业往上走
“华新模式”直接孵化、培育、服务创业企业2000家左右,几乎覆盖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不少已走上了品牌之路
“赚美元的单子也不能全接,要有选择。”专门做外贸生意的嘉兴帝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松强告诉记者,现在订单多,来不及做就不接,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有选择单子的权力,也就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也正是沈建华所说的“小舢板成航母”的魔力所在。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华新产业集聚成长”模式(简称“华新模式”)。
具体而言,在洪合镇孵化基地获得成功后,沈建华又在濮院镇搭建了国家级示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进一步扩展到毛衫行业的上游,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的清河县和南宫市两地的原料市场也建立了服务基地。在这些基地里,有最先进的、个体户买不起的打版机,如果客户需要新款样衣,在基地可以轻松完成;这里有全套的现代化财务系统,小企业不需要另请会计,只要在基地申请一个入口就可以;这里还有新产品研发、产品检测、技术培训、电子商务等种种服务。
此举不仅整合了毛纺织产业链资源,还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高起点、一条有奔头的成长路径。据统计,“华新模式”如今已直接孵化、培育、服务创业企业2000家左右。这些中小微企业各有所长,几乎覆盖了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举个例子,拿这件最普通样式的毛衫来说,它需要21道工序。在濮院镇,这21道工序全部都进行了分工,各干各的,效率非常高。当然了,这是市场自发的选择。”孟松强拎起一件毛衫对记者说道。
“‘华新模式’值得借鉴,这种模式培育出来的中小微企业成长得很好很快,一批小商户都走上了品牌之路。可以说,是华新在拉着企业往上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区域的创业创新氛围整体非常好,创业者在这里能够找到更多的成长机会。
对此,孟松强深有同感:“我们洪合和濮院,原来就是农民创业的摇篮。现在新一代成长起来,也大多选择回来创业,外来的创业人口就更多了。”
好模式吸引了创业者,而外来创业者又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理念。良性互动之下,当地企业的眼界越来越高,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而产业升级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事实上,这也正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挑着单子接”的现象并不是这里独有。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不少人担心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地会替代我国成为新的纺织产业基地。对此,夏令敏认为不必担心,“我们不接的单子转到东南亚,这并不会削弱我们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加工质量、生产能力、反应速度、管理水平都是很强的。往中高端上走,是中国制造的必然趋势。到国外看一看,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纺织产品是made in China”。
对于如今的中国而言,早已不是依靠成本低廉的生产力进行国际竞争的时期。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转型并不容易。
“方向往中高端走是一定的,但是,企业转型有许多障碍需要突破,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孟松强认为,在这个阶段,非常需要“火车头”的带动和引领。面对新的形势,沈建华又开始琢磨他的新一轮创业。
创业者的共享经济
创新园的创意设计大楼,可以辐射当地的整个市场,创业者可以共享其丰富的设计资源、电商资源、周转资金、客源……
点一杯卡布奇诺,在后现代风格的“看见咖啡”里稍坐片刻,便会看到不少操着外国口音的艺术家们正来来往往。原来,在中国濮院毛衫创新园的创意设计大楼中,入驻了20多家来自韩国的设计公司。
“我经常会到创意设计大楼上转一转,听听那些设计师们的灵感,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来一个‘爆款’。”陈建根告诉记者,靠抄袭和模仿的服装产业走不远,而小镇上最缺的就是设计力量。因此,当200多位设计师入驻园区内的创意设计大楼之后,他与其他老板一样,都非常兴奋。
设计是服装的灵魂。然而,对于创业者,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他们根本没有实力去请大牌设计师。看到这一问题,沈建华决定拿出一整栋楼来做设计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给市场集聚更多的设计资源,他不惜赔本儿去做这件事。记者获悉,两年多以来,仅在韩国设计团队身上,华新集团就补贴了1000多万元。
创业者的共享经济,这正是沈建华继孵化基地之后的第二次创新。一栋设计大楼,可以辐射当地的整个市场,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共享其丰富的设计资源。再加上共享设计、共享客源、共享电商资源、共享周转资金、共享成长学院……共享带来的红利难以计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如今,漫步在时尚的中国濮院毛衫创新园,前卫的设计师在寻找灵感,风格各异的生产厂房都开辟了潮流的展示空间。而这一切,都是游客们眼中的风景。看文化展、喝咖啡、买衣服,作为毛衫时尚小镇的核心区块,中国濮院毛衫创新园成为了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正值周末,记者看到一辆辆旅游大巴满载而来,一辆辆私家小车满载而去。据沈建华估计,今年前来购物旅游的人次将超过15万。旅游商业的共享让生产者能够直接与消费者面对面,掌握最新鲜的市场诉求。
电商资源的共享则为生产企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去年“双11”期间,天猫平台的中老年服装商家中,香颜服饰的成交量遥遥领先。这家企业坐落在园区内电商基地大楼的6层,其创始人付国文是典型的“85后”,几年前,他从江苏老家来到这里开始创业。利用网络平台,他的生意迅速壮大起来,目前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左右。电商基地的红火给当地的生产企业拓展了新的市场渠道,同时,市场嗅觉灵敏的电商企业也倒逼着当地供货商创新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提升。
成长基金的共享则能够解决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有一次我着急发工资,可是那几天资金确实周转不过来。后来我给园区打了一个电话,一个小时就拿到了100万元现款,不需要任何抵押。”想起这件事,孟松强至今还能感受到那种雪中送炭的珍贵。记者获悉,华新集团专门拿出了3500万元成立股权投资公司,园区成员有短期资金需求时,公司可以直接提供;如果需要向银行申请长期、大额贷款,投资公司则可以为其做担保。
共享,让一个个创业者成了产业巨人。如今,这个巨人准备更进一步,进军未来市场。“专攻智能制造的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很快就要启动了,到时候,每一个创业者都可以共用同一个智能制造车间、分享平台的订单。”沈建华说。
这个设想让人兴奋。众所皆知,借助网络的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制造方向,但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为了一个或者几个用户的需求去单独打样、生产,得不偿失。而共享车间一旦实现,不同商家就可借助平台大数据整合各自接收到的同类需求,进行统筹设计和生产。柔性生产就能够真正实现。
创业就是最好的守业。从小木匠走到今天,沈建华是永远的创业者,也是更多创业者的孵化人,正是这一群创业者让嘉兴的毛衫产业在一次次变革中赢来凤凰涅槃。谈到未来计划,沈建华说:“以后要做世界毛衫大王,只要有了创业创新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哲)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