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频道 > 时尚 > 达人 >


王孝冬和他的滑板“江湖”

时间:2017-09-11 11:24:16   来源:腾讯大燕网·津视

[导读]在位于天津棉3创意街区的办公室,王孝冬斟上一壶茉莉,满屋清香。“保温杯?其实我挺喜欢用保温杯的,随时能喝上热水。”王孝冬说,“到这个岁数,也该有中年危机了。”(津视·腾讯大燕网出品图 游思行文 靳璐阳)天津人王孝冬,45岁,是当年国内最早的滑板人之一。已届“不惑”之年的他,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滑板的发展史。从1990年开始接触滑板,王孝冬说:“与其说我喜欢上了滑板,不如说是滑板召唤了我”。

在位于天津棉3创意街区的办公室,王孝冬斟上一壶茉莉,满屋清香。“保温杯?其实我挺喜欢用保温杯的,随时能喝上热水。”王孝冬说,“到这个岁数,也该有中年危机了。”(津视·腾讯大燕网出品 图/游思行 文/靳璐阳)



[next]

天津人王孝冬,45岁,是当年国内最早的滑板人之一。已届“不惑”之年的他,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滑板的发展史。从1990年开始接触滑板,王孝冬说:“与其说我喜欢上了滑板,不如说是滑板召唤了我”。



[next]

王孝冬认识滑板,始于台湾歌手张雨生的一部MV。视频中的吉普车、滑板这些元素让他耳目一新,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少年,被这项极具街头气息的运动深深吸引,怀着极大的好奇,他走进了滑板运动。张雨生的那首歌,叫做《我的未来不是梦》。



[next]

同时期,一部以滑板为主题的美国电影《危险之至》上映。电影非常专业地表达了这种街头文化,是滑板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部经典影片,影响了中国的最早一代滑手,其中也包括王孝冬。这部80年代末的电影,至今依然是他的私人珍藏。



[next]

1991年,王孝冬得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块进口板,是父亲的朋友送的塑料小鱼板。没滑多久,板子就断了,他自己找了块木板又锯又刨修好了板子,还签上自己名字(左一)。那块滑板他又继续滑了很久。



[next]

当年,王孝冬可谓朋友圈子里的“潮人”。“那个年代奇装异服、染头发、戴耳环、衬衣只系第一个扣子就是潮。”王孝冬觉得,玩滑板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意外,“但当时父母并不支持,他们觉得玩滑板孩子就像那个年代的旱冰场小混混一样。”



[next]

通过滑板,王孝冬结识了很多同好,后来圈子慢慢扩大,最多的时候在天津召集了30几个滑板爱好者。“天津站前广场、解放广场、滨江道,都待过,大家一起切磋。”王孝冬说,那时候没有教学资料,很多技巧都是靠自己悟,进步很慢。然而一旦学会了一个动作,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图片由王孝冬提供)



[next]

96年、97年王孝冬参加全国滑板比赛,在秦皇岛认识了第一批滑板人,就是这批国内最早的滑板爱好者们,树立了最早的中国滑板style。“滑板就像一个大家庭,和滑友一起玩,即使不认识也能相处得很融洽。”



[next]

周围人眼里的冬哥很“酷”。在他看来,“酷”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外在的装扮。“当你认真对待一件事情时,就很酷。”王孝冬说,“我们玩滑板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要对得起脚下的这块板子。”其中透着的是一种精气神。



[next]

滑板带给王孝冬的远不止这些。“如果不玩儿滑板,人生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道路。”王孝冬从5岁起就开始学习国画,当时的他希望进入专业艺术院校继续绘画人生,但体检时却被检查出是色弱,没办法录取心仪的专业。如今,他仍然随身带个本子,一旦灵感来临,就将它画下来。



[next]

那时候的王孝冬,正在经历人生的迷茫,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和没有期待的未来,他变得更加叛逆。滑板的出现,让他在这项运动中释放了自己。在他看来,滑板运动和年龄无关,和性格有关,它可以一直伴随自己。(拼版照片)



[next]

王孝冬说:“很多玩滑板的孩子都学习美术、音乐等,他们在这里能找到共鸣。”的确,滑板运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伴随着音乐、时尚和艺术设计,滑手们通过这些来表达自己,这也许就是二者的相通性。



[next]

1999年,王孝冬在天津滨江道租了一间6平米的小铁皮屋子,售卖进口滑板和周边产品,那时销量并不好,但他还是一直做了下去。2004年他将重心转向了家里的生意,但自己的店也一直开着。(图片由王孝冬提供)



[next]

2014年,王孝冬决心重拾滑板事业,希望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他冒险创立了自己的滑板品牌,其中有一个系列就叫“老炮”,那时候,电影《老炮儿》还未上映。“我做的板子都具有中国特色。”王孝冬说,“虽然滑板运动来源于国外,但到了中国还是需要有本土元素。”“老炮”一年只做一款,由王孝冬亲自设计。



[next]

“现在还在玩滑板的国内早期滑板爱好者大概还有30人左右。”包括夏雨、陈羽凡等人,都是资深的滑板发烧友。2016年王孝冬在天津办过滑板邀请赛,他把一些滑板“老炮”请来,做了中国滑板30年回顾展览。图为夏雨(左三)、陈羽凡(左二)等人的签名板。



[next]

“我收集了中国13个自主滑板品牌,本土的东西从无到有。”王孝冬感慨,“五六年前,滑手们的板子80%以上是进口板,现在国内大型比赛,大部分用上了国产板。”国产品牌自主化越来越好,王孝冬希望通过赞助运动员,将中国的滑板品牌推广出去。



[next]

除了做品牌,王孝冬在闲暇时还担任起滑板教练的工作。他教的孩子,最小的只有四岁半,“现在这些孩子的家长,就是中国第二批、第三批的滑板爱好者。”王孝冬说,相比当年,家长们的观念已大有不同。



[next]

孩子们所展现出对滑板的热爱,让王孝冬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在两个小时的训练中,几名孩子反复训练一个动作,跌倒了,爬起来继续练。台阶上的砖头越垒越高,小滑手飞得越高,也摔得越狠。但这反而使他们更加起劲了。



[next]

2016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确定滑板进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滑板运动拥有了“奥运”光环。借奥运的东风,全国五个省市建立起滑板国家集训队,滑板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但王孝冬内心是矛盾的,作为商人,他希望能借机将整个产业带动起来,作为滑板人,又担心滑板不再是本有的样子。



[next]

“滑板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它是有性格的。”王孝冬望着自己的滑板,“每一块板子都有它的个性在里面。”中国的滑板文化还很年轻,有许多年轻的血液不断加入。他们不必随波逐流于任何潮流和风尚,这也许就是滑手最重要的本质。

编辑:苗翠花

关键字:滑板王孝冬津视自己中国运动板子孩子滑手江湖

声明:i天津视窗登载此文出于传送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如有侵权,请与本站客服联系。信息纠错: QQ:1296956562 邮箱:1296956562@qq.com